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全国客服热线:

13813676517

行业新闻

签约总投资超300亿!常州经贸周加速融合“上海智慧”

来源: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2-24 18:30:56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常州与上海经贸互动十分频繁,产业创新合作紧密,区域协同不断升级。

  2月20日,在2025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新春交流会上,常州现场签下30个重点项目,涉及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总投资308.1亿元。据悉,今年一季度,全市预计开工项目265个,总投资额约882.8亿元。

  这也是常州连续第19年在上海举办经贸周活动。常州市市长周伟表示,期待更多“上海智慧”嫁接“常州制造”,更多“上海资本”激发“常州活力”,更多“上海英才”选择“常州舞台”。

  国内每四台工业中,就有一台出自常州。常州制造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6个,中国工业大奖、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工业规模超2.2万亿元。

  此次,常州发布的九大新质生产力细分赛道的投资机遇,涉及汽车智能网联、固态电池、氢能、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母机、低空经济。

  会上,常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雪琴表示,常州拥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近150家。而人形机器人方面,常州拥有灵巧手、线性执行器、力传感器、轮式行走机器人、具身智能等相关企业近20家。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无人船等新兴领域发展。

  韩雪琴说,在机器人领域,常州将加快布局高端整机、控制管理系统、机器人动力电池等领域,强化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项目招引,加快推进、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无人船等新兴领域发展。

  根据去年制定的《常州市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常州力争到2026年,年产各类机器人整机10万台,产业总规模突破500亿元,新增上市(后备)企业10家。

  2024年,常州核心产业规模破100亿元,已培育微亿智造、征图新视、博睿康、中科领目等相关企业近百家,形成了以脑机接口、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生物计算和大模型等领域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下一步,将抢抓由deepseek开源模型带来的行业风口,重点招引芯片、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语音等项目,探索招引行业大模型、具身大模型、算法框架等领域优质项目,拓展AI应用场景。

  眼下,常州正积极对接上海科创,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一核一园两室三中心”等创新平台赋能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层次地融合,常州与30余家知名机构共建“1+3+X”政府基金矩阵,总规模超500亿元。迄今,全市上市公司数突破100家。

  不久前,国务院批复,常州城市性质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产业科学技术创新高地。

  今年,常泰长江大桥将建成通车,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近日,常州成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有利于优质要素聚合聚变。

  周伟会上表示,当前,常州城市吸引力快速提升,除了“之都”品牌号召力不断放大,“青春乐都”“江南美食之都”也声名鹊起,10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投资205个项目,国际合作园区数量全省第一。

  他说,随着城市能级的跃升,外界关注度慢慢的升高、头部效应越来越强,城市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价值、对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将更好承载国家和省赋予的使命任务,得到更多战略支持、项目布局和要素配置。企业在常发展,就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赢得更大发展优势,加快驶入高水平发展“快车道”。

  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城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813.6亿元、增长6.1%,增速列苏南第一、全国万亿城市第三,综合竞争力、资源集聚力、区域辐射力、发展影响力进一步跃升。

  以“联动沪宁、辐射南北、中轴支点、融合一体”为目标,常州正全力建设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

  常州物流集团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常州至上海芦潮港的海铁联运集装箱发送量达3.7万标箱,增长19.7%,常州至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发运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

  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平表示,常州市地处长三角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一流,是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之一。常州是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高地,京能国际将结合常州资源禀赋和产业规划,积极地推进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助力常州市“双碳”目标实现。

  作为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常州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制造业为本,先后出台“创新20条”“产业30条”“新能源10条”等系列政策,护航企业稳健前行。

  近年来常州上海经贸活动,从总部项目到智能终端,从芯片项目到互助基金, 常州与上海,以协同之势构筑产业版图。

  美敦力副总裁于婧表示,平均每1秒,全球就有两位患者受益于的产品或疗法。康辉常州科技园将持续升级,建设完善智能制造中心、研发卓越中心、创新孵化中心和客户创新体验中心四大功能,助力中国骨科创新生态发展,把“新质”医疗技术和常州“质造”介绍到全球。

  当前,常州致力建设新能源之都,构建“发储送用网”产业闭环,形成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能力,产业集聚度全国第3、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1,新能源产业规模超8500亿元、整车年产近80万辆,获授“中之都”产业名片,正向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