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全国客服热线:

13813676517

最新案例

南京商业地产周报 世界文学客厅亮相威尼斯;南京入选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

来源: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6-02 06:17:15

  日前,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开幕,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作为文学遗产创新活化利用案例亮相本届双年展Deep Surface主题展,成为中国的3个参展案例之一。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首座“文学之都”001号文学地标,由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旗下南京创意中心建造运营。

  近日,南京紫峰商贸集团与洲际酒店集团举行隆重续约仪式,双方正式达成20年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续约不仅是两大集团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化延续,更是对南京商业与文旅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展现。

  5月28日,“文都·数字荟”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共建签约活动在江北新区举行,市文投集团数字化总部携旗下7家子公司集中入驻新区扬子江金融中心文投数字文化大厦,与扬子国投联合打造数字文化创新产业集群。

  5月31日,2025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龙舟邀请赛暨“四季有约·仲夏不眠夜”活动启动仪式在百家湖1912广场举办,17支外商企业代表队在百家湖开展龙舟竞速,点燃端午激情,体验传统民俗魅力!现场设立的“2025四季有约·仲夏不眠夜”主题市集,则展示本地精酿啤酒品牌、横溪西瓜等特色产品。

  5月31日,锦创·友谊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项目建筑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其中1/3面积为以锦创书城为主的“书城+”文化商业配套空间,2/3面积为产业办公空间。园区以“文化+科技+产业”为特色,深层次地融合锦创书城的文化基因和AI、数字化的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传承、创新创业、城市服务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活动现场,“南京市城市更新人才孵化(交流)基地”“金陵图书馆分馆”等五大平台揭牌。

  近日,金基文商凭借其在城市更新与内容首发运营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卓越表现,荣膺“首发经济内容塑造典范奖”,金基文商以城市更新为主导,以“存续历史人文,集聚产城融合”为追求,将历史遗存与新兴起的产业相结合,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思考城市服务和城市运营。经过多年深耕,金基文商旗下以国创园、智造园为代表的南京主城产业园区先后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工业遗产园区等多项国奖、省市级荣誉,引进多个首店品牌、首展内容。

  5月29日,“779数字双碳科创园招商推荐会”盛大启幕。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清水亭东路779号,毗邻秦淮河畔,远眺方山,内外环境优越,综合容积率1.85,距地铁5号线米。活动当日,芯动力控股集团总裁吕虎城围绕园区规划、核心优势、配套实力、发展的潜在能力等方面,以详实的数据与规划蓝图,向嘉宾全方位的展示园区实力。

  5月30日至6月1日,第十一届中国精酿啤酒节在元通商圈的华采天地举办。本次啤酒节共有135家精酿啤酒厂牌参与,进场后市民可以不要钱品尝各家精酿啤酒厂牌的啤酒。

  5月27日,由南京商业地产商会主办的深入产业园第17期“激活沉睡资产:国有存量物业更新升级的增值密码”活动,在东华实业旗下南京东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改造运营的南汽大厦成功举办,并首次围绕城市更新资产活化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5月30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发布2025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评选结果公示,全国20个城市拟入选,南京榜上有名。据悉,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直辖市 4 亿元左右,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3 亿元左右,其他地级市 2 亿元左右 。

  5月30日至6月1日,2025南京艺术节开幕式暨长江民乐汇启动,从视觉盛宴到心灵触动,从古典韵味到现代风尚,今年艺术节,百余场活动让文化资源成为驱动文旅消费的“源头活水”,构建“文化价值、场景体验、消费转化”共生链路,一幅“文化赋能 焕然‘艺’新”的画卷将在全城徐徐展开。

  5月27日,中国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员会议在南京召开。全会提到,要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升级,扩大重点领域服务消费,拓展消费新场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

  据南京统计局消息,1—4月,南京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4.6亿元,同比增长5.9%,分别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提高2.5个、1.6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9%、38.1%、37.8%、10.3%。

  5月28日,第一财经发布了《2025新一线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与佛山。

  近日,注册规模15亿元的“江苏省数据产业基金”落地建邺。该基金是江苏省首批聚焦数据要素和AI领域的省级专项基金之一,将重点投向大模型研发、智算中心建设及数据要素型企业。

  5月28日,南京玄武花园城试营业,项目约14万方,聚集124家首进品牌,占比超50%,包括COSCIA南京首店、GUCCI区域首店、万事利丝绸、SPECIALIZED南京首家购物中心店、LACOSTE区域首店等。

  近日,阿里巴巴江苏总部正式搬入南京阿里中心,来自阿里巴巴控股、淘天、云智能、国际数字商业、菜鸟、本地生活和虎鲸文娱等业务集团的逾千名阿里员工,在新“家”聚合。

  继去年9月仙林万达茂被卖给新华人寿之后,江宁万达广场也易主了。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披露的信息,腾讯、阳光人寿、太盟投资等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48家万达广场的100%股权。其中就包括南京江宁万达广场,这也宣告了江宁万达正式易主。据了解,交易完成后,万达商管将继续负责商场的日常运营,但所有权彻底转移。

  中国办公楼市场正经历空置率走高和租金下行的挑战,截至2024年,全国办公楼平均空置率攀升至23.5%的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当年亦录得历史最大租金跌幅6.9%。

  尽管投资者和业主普遍困扰于2023年以来办公需求复苏动能不足,但当回看四个一线城市过去十五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得知每个五年时段的净吸纳量基本等同。显然,“十三五”和“十四五”年均33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较“十二五”期间增长超过60%)是不断推升空置率的根本原因,而期间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变量令设想中的需求线性增长难以如期兑现更进一步加大了短期市场的去化压力。

  CBRE认为,在中国经济仍面临结构性转型和外部复杂环境挑战的情况下,供应侧调整是重塑办公楼市场平衡最具必要性和有效性的举措。给我们注入信心的是,从宏观政策、房地产行业到土地市场的转向已然发生,这预示着中国办公楼市场正驶向“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的新车道。

  土地供应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前置指标。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梳理,我们大家都认为目前一线城市的办公楼供应过剩是“十二五”期间土地供应高峰的回波。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十三五”以来京沪两地的涉办公用地供应持续大幅回落,“十四五”的年均供地规模仅分别相当于“十二五”期间的19%和34%。深圳的供地规模在“十三五”达峰后也开始下降。土地供应趋势变化的背后是城市规划的调整。“十一五”和“十二五”是一线城市商务集聚区规划的集中落地阶段,包括北京丽泽和望京;上海虹桥商务区、北外滩和徐汇滨江;深圳前海等今天引人瞩目的新兴商务区建设开发均始于这十年间。

  2020年8月,住建部和央行推出“三道红线年起全面实施。随着对房企杠杆率监管的趋紧,近年来各类房地产开发建设活动持续收缩。2024年,全国办公楼新开工面积月均158万平方米,不足2020年的三成。

  CBRE认为,去杠杆驱动的结构性转型让“十四五”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过程中开发产能的加速出清预计将在未来5-10年形成一个时段的供应低谷,而办公楼供应的水位线也将随着城市规划方针的调整和房地产行业的转型而迎来中长期的下降趋势。

  存量用地和项目调改是疏解办公楼供应端压力的另一条重要路径。CBRE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十五五”将是一线城市楼宇老化的加速期:到2030年,一线年及以上办公项目的总面积将从目前的114万平方米急速膨胀到1,022万平方米。

  自2023年开始,各地已陆续出台存量建筑用途调整政策。2024年国家出台专项债券资金回购和收储推动存量土地盘活。2024年以来,我们注意到上海徐汇、虹口、静安均有商办用地被调整为住宅用途,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也出现了类似案例。

  另外,去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将“制定工商业用地使用权延期和到期后续期政策”这一业界长期关注的议题纳入在2029年底前需要完成的一系列改革任务内。CBRE认为,这将为系统性的存量商业地产调改和提升设置最重要的底层机制。